纪检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纪检工作

>

正文

德见汉语文化——责与任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

2021-11-01

浏览次数:

点击:[]次

图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在本公众号之前一期推出的《和与谐》中,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简要地回溯了先贤的生态观——“天与人和”,即“天人合一”。荀子在《天论》中言及: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意为:与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与其盼望、等待天时,哪里比得上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依顺万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有所变化呢?与其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掉它呢?与其希望于万物能自然生长出来,哪里比得上掌握万物的生长规律呢?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只是寄希望于天,那就不能理解万物的本性,也就不能去利用它了。

至此,“天人合一”不再只单单意为人必须顺应,抑或是服从于天道;它被赋予了新的意蕴,即人要在尊重天道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改造自然。这不仅是荀子对后世的谏言,亦是我们所担之责。

而责任感从何而来?举例观之,便有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亦有锲而不舍的奋斗观。换言之,此二者皆根源于责任感1

其中,神话故事《愚公移山》便恰如其分地糅合了二者的精髓骨干,传颂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憧憬与践行:

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堵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决定率领子孙凿石掘土,并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来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图片

Ein Mann namens Yu Gong, fast neunzig Jahre alt, lebte gegenüber dem Berg. Aufgrund des ungünstiges Verkehrs im Norden des Berges musste er jedes Mal einen Umweg machen, wenn er raus- und zurückging. Dann beschloss er, seine Nachkommen dazu zu führen, Steine zu graben und an den Rand des Bohai-Meeres zu transportieren. Ein andere alter Weiser lachte ihn als zu dumm aus und hielt es für völlig unmöglich, dass er das schaffen konnte Aber Yu Gong sagte: „Ich habe meine Söhne, wenn ich sterbe. Und auch wenn meine Söhne tot sind, gibt es noch meine Enkelkinder. Es gibt endlose Nachkommen. Warum sollte ich mir Sorgen machen, den Berg nicht versetzen zu können?“ Später wurde der Herrscher des Himmels von seiner Aufrichtigkeit bewegt und befahl den beiden Söhnen von Kua'e, dem Athlet im Himmel, die beiden Berge zu versetzen.

der Umweg, -e 绕道,弯路

der Nachkomme, -n 子孙,后代,后裔

die Aufrichtigkeit  unz. 正直,坦率,真诚

der Athlet, -en 大力士

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在坚实不催的毅力同自强不息的品质之下,难事经层层攻破,而显得迎刃而解。于此,唐朝的文人志士更是感慨:“人道大于天道,天地同心,人能感天”。而后孙中山先生亦是巧借愚公移山之精神,凭借“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一言,鼓舞了无数先烈为“振兴中华”而奋勇前进。

事实上,在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汪洋中,《愚公移山》之类仅是沧海一粟。另一则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故事是《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图片

Es geht die Sage, dass Li Bai, als er in den Bergen studierte, sein Studium dennnoch nicht gut abschloss. Dann gab er das Studium auf und dort verließ. Als er an einem Bach vorbeikam, traf er eine alte Frau, die eine Eisenstange schleifte. Er fragte sie, was sie tue. Die alte Frau sagte: „Ich möchte es zu einer Nadel schleifen.“ , wovon Li Bai bewegt war. Er ging dann zurück, um sein Studium zu beenden.

schleifen  vt. 磨

die Nadel, -n 针

关于“责任”一词,早期儒家仅有“责”和“任”两个单音节词,却无“责任”这一统一概念。但细查之,不论是“责”还是“任”均有使命、职责之意。宋以后,“责任”作为一个组合词被广泛使用。于儒家而言,责任意味着对天下之责,是包含天(自然)、身(人)、家、国四者在内的广义范畴2

人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肩负着自身、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这是责任的普遍性特征。而因其承担角色的不同,个人又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上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下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皆体现了儒家强烈的社会担当和道德使命感。而对于生态责任而言,儒家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由个体血缘关系,发展为对普世的仁爱与责任。正是这种泛爱的思想催生了人类爱物这一人伦前提。发展到宋明时期,儒家不再局限于爱物,更主张以仁待物,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凸显人之于天地休戚相关的道德责任。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责任”二字,实则是源于其强烈的忧患意识。春秋时期,鉴于礼崩乐坏的霍乱态势,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其后的儒士更是以国家兴衰为己任,重视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

图片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德国,责任意识同样于一众思想中占一席之地。在欧洲,责任一词最早出现于基督教。在《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中对基督教的现实责任进行了明确界定:“信友在走向天国期间,应寻求并爱好天上之事,但他们应与人们合作;建立一个更合人性世界的任务,并不减轻,反而加重。因人躬亲操作,或借即使耕耘土地,使土地长出果实,并使大地变为整个人类的适宜住所,又因人有意识地在社会中承担一部分工作,便是完成天主在原始时晓示于人的统治大地与成全造化工程的计划;同时,亦是发展自身,并且是服从基督教令人们为弟兄服务的伟大诫命。”3人先应完善自身,又因自我的付出,逐渐衍生出对人际、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可以说,基督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德国责任体系的构建。同时在历史的洗礼下,德意志民族精神也熠熠生辉:这是一种不断追求,超越自我的“浮士德精神”。德国责任体系的建立源于宗教和德意志精神,由早期宗教机构衍生而出的学校则是德国责任教育制度建立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力求树立生态道德观,增强生态责任感。不仅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地关系到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更是由于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实现美丽中国仍需我们砥砺前行。面对生态治理困境,我们更需将责任感植根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同时亦充分发扬愚公精神,要有志向、有所为并有恒心。

图片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做事情只要有恒心,不必起早贪黑,最不可取的是一曝十寒)推动绿色发展,也需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规律,让“美丽中国”在时代的见证下日显光芒。


Quellen:

[1] 周海涛.愚公移山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J].河南农业,2018(36):56-57.

[2] 涂可国.儒家天下责任观的历史考察[R].北京: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炎黄文化促进会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中国实学研究会,2017.

[3]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汇编《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C).中国主教团秘书处,1965:第 57 章.

图片

- - - 本期 - - -

图文 |  杨方

编辑 | 杨诗嘉

审核 | 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