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中德学院学思集(第十二期)

来源:

发布:

中德学院党委

发布时间:

2023-09-14

浏览次数:

点击:[157]次

中 德 学 院 学 思 集

——2023年中德学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12期(总第12期)


中德学院党委编 20239月14

目 录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 真招实效促青年群体就业——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正 文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之前,我先后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考古博物馆,很有收获。

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次参观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我更加深切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这也是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原因。这里,我讲3个问题。

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二、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这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同时,中国文化中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也提供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里,我着重强调3点。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第二,秉持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同志们!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求是》2023年第17期

责任编辑:杨鑫




真招实效促青年群体就业

——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是重中之重。今年,我国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规模均创近年新高,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如何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怎样持续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拓渠道优服务、保用工稳就业,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保持总体稳定。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关系发展稳定和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今年以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明确拓宽就业渠道的一揽子举措。各相关部门还在不同时间节点陆续推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政策支持、服务助力、困难帮扶、权益保障,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前,推动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接下来如何继续有效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成共促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

注重政策落地

今年以来,立足外部环境变化和就业形势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综合评估前期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实施效果,及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推动青年就业、帮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5月中旬,中组部等五部门发文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便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6月下旬,人社部部署启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力争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在年底前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6月底,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明确,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稳就业有哪些实招硬招?记者梳理各部门推出的政策措施发现,无论是吸纳就业的用人单位,还是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都有机会获得相应的帮扶。

具体来说,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同时,企业提供见习机会可以获得一定标准的就业见习补贴。

而毕业生能够享受到更多政策帮助。其中,毕业生自主创业能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资源对接、免费创业场地等;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可申请职业培训补贴;用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鼓励基层就业、应征入伍。

政策落地是关键。近一段时间,各地快马加鞭、多措并举,持续释放稳就业特别是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积极信号,为下半年推动就业形势持续改善提供重要支撑。

陕西省推出了工作要点21条、优化调整稳就业19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18条等措施,实施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5180.82万元,兑现就业见习、一次性吸纳就业等补贴1.7亿元。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6亿元,扶持创业1489人,带动就业4858人。

云南省在给予招用毕业生的单位吸纳就业补贴方面,将补贴范围从中小微企业扩大至所有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增加受益主体418.71万户,并将补助标准增加至2000元;对县以下吸纳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5000元。

江苏省在8月底前完成11万个政策性岗位等招录工作,同时联手互联网企业在9月底前每周为毕业生采集不少于1万个月薪6000元以上的高质量岗位。

重庆落实一揽子青年创业政策。推进“商业+政策”组合贷款模式,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的上限从个人20万元/人、小微企业300万元/户提高到50万元/人、500万元/户。实施“渝创渝新”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加速计划和“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每年遴选150个优质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给予资助。

精准就业服务

求职的第一站就是招聘会。为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仅为毕业生提供大规模求职招聘机会,还提供专业化就业指导、全方位政策咨询等服务。

今年,陈佩丰从浙江工商大学毕业,打算先找一份兼职。面对庞杂的招聘信息,她发现靠自己筛选很难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后来,她听说杭州的商业综合体里有好几个“商圈小站”可以一对一帮助毕业生找工作,便去寻求帮助。

7月12日,在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的业务数据大屏前,求职平台“寻职记”拱宸商圈招聘站站长张新一根据陈佩丰的需求建议她:“你可以去这几个猫咖和甜品店试试,这些工作场所环境好、压力相对小,也更符合你的兴趣。”

“线下服务台有专职站长,能够一对一帮助求职者。”寻职记创始人兼CEO陈鸿飞介绍,寻职记在商场设置线下商圈招聘站,提供招聘、咨询、面试陪伴等服务,至今已入驻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多个商圈,为20万名求职者和3万个门店服务,今年已帮数万名大学生找到工作。

“我们总结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前面临的一些考验,包括信息不对称、有知识但技能不足等,出台的相应措施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设置的。”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会长袁中伟说,“协会也为大学生量身定做了就业招聘数字化平台,搭建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窗口,并参与杭州市上城区‘江河汇才’与钱塘区‘宜业钱塘’项目,为来杭大学生入住免费的青年人才驿站、人才流转公寓提供帮助。”

如今,找工作不仅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渠道,还可以充分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很多地区开设了夜市招聘会,以接地气的方式赢得求职者广泛好评。

7月25日和26日晚,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联合八角楼、商贸城两社区,利用夜间人流量大、氛围轻松的特点,举办了两场“零工驿站夜市专场招聘会”。

夜幕降临,人越聚越多,招聘企业忙着介绍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基本信息。求职者边逛街边了解职位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则提供咨询和引路服务。记者了解到,此次夜市招聘会仅仅是“试水”,就吸引了当地22家企业参加,提供500余个岗位,涉及生产制造、电子、服务等多个领域,参与群众500余人,有3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在企业和求职者间搭建了良好供需平台,让就业服务零距离、有温度。

无论是活跃在杭州商圈里的招聘小站,还是灯火中人来人往的求职夜市,今年拓宽供需匹配的渠道更宽了,找工作的办法也更多了。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市场化就业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帮助劳动者求职方面有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取得进步?这些问题常常是高校毕业生进入求职季时面临的烦恼。怎样更精准地拉近毕业生与岗位之间的距离?

数字技术改变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方式。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智联招聘)深度应用5G、AI、大数据等技术,以平台海量的用户画像数据、行为数据为基础,构建数据标签体系,实现简历、岗位智能筛选,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向精准推送。

求职导师IP“凌佳佳”是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运用数字技术推出的“职场导师”,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凌佳佳招聘日日播》《凌佳佳求职小妙招》《凌佳佳带你探名企》《职场专家凌佳佳》等产品,打通短视频平台与数字化一站式求职交互平台,让青年人实现“边刷视频、边学知识、边投简历”的求职体验。目前,这位“职场导师”已累计发布四大系列短视频1512条、招聘岗位7482个,播放量超5000万次,助力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与职场发展。

在个性化、定制化的招聘方式兴起之际,人社部举办的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每周都有不同主题,千万毕业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参与。

6月29日,陕西省人社厅在西安举办了一场“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2023年陕西省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综合性专场现场招聘活动。活动现场不仅聚集了冰峰饮料、陕西建工安装集团、中移铁通等205家企业,涉及机械制造、安全管理、电商运营、电气自动化、检测采样等多个行业,主持人还在招聘会场现场同步嵌入线上直播走播活动。陕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这一次招聘会就累计提供了9000余个就业岗位,面试总数1795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60人次。”

拓宽就业岗位

求职招聘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帮助用人单位稳定现有岗位、扩大岗位需求,需要通过解读政策、推介服务、精准对接等措施,拓展就业岗位,推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这是缓解就业难题的应有之义。

前不久,广东省江门市人社局在深入走访企业、调查企业情况及需求时了解到,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持续迭代升级生产线,对技术岗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江门市人社局与这家企业达成了招聘活动和培训服务意向,在就业见习、招才引智、技能培训等方面加强协同联动,拓展高校毕业生岗位9个、见习岗位10个。

截至6月底,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累计提供招聘岗位约200个,已完成招聘145个,其中高校毕业生岗位25个。

社会组织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登记的89.2万家社会组织共吸纳专职人员1100万人,平均每个组织的专职人员约为12人。

今年5月,民政部面向全国社会组织开展了“陪伴成长·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推动社会组织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目前,全国社会组织共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约16.5万个、招聘高校毕业生7.3万余人,设立就业见习岗位约10万个、实际招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5.7万余人,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2.5万余场,推动近10万家会员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达68万个。

“我们在传统建筑、装修业向研发型企业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复合型人才缺口问题。大量一线操作岗位面临信息化改造,缺少年轻化、高学历的人才。”宁波市家居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百合盛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良武说,“通过行业协会的资源整合,公司依托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打造了‘百合盛华班’,通过订单模式提前部署人才培养。”

2018年进入“百合盛华班”的安徽小伙子陈友彪告诉记者:“在订单班学到的专业知识为我在企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不仅毕业就能‘上手’,还获得了晋升机会。”

其实,不只是很多制造业企业需要解决人才缺乏难题,就连宁波这样的制造业强市、跨境外贸强市,也长期处于人才“供不应求”状态。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志春说:“我们通过点、线、面合作,实现了校、企、政、区等多方共赢。”在周志春看来,点指企业,线指社会组织,面是行业、产业,“我们通过社会组织连接在一起,共同解决多个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

企业是用人的第一线。许多企业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建立起企业就业实习平台。2023年,北京链家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商务学院、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等16所院校合作共建就业实习基地,企业对学生进行5天4晚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房地产基础知识、行业发展形势、商务礼仪、职业素养等。

访企拓岗是深化供需对接、开拓就业渠道的重要方式。从3月份到暑假期间,北京链家相继与哈尔滨石油学院、渤海大学等多所高校就需求岗位、人才培养、发展空间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在拓宽供需对接的过程中,北京链家今年提供逾6000个房产经纪人岗位,其中3000多个面向应届毕业生开放,岗位数量较去年翻番。目前,1000多名新入职的毕业生置业顾问已经陆续上岗。

提供成长机遇

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一个突出难点是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怎样弥补技能的匮乏?

近日,东莞市虎门人社分局局长严志彬前往广东杨达鑫科技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走访时,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有强烈意愿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企业技术人员由‘工’变‘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根据企业提出的诉求,人社服务专员现场围绕技能人才培养、技能等级认定、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等工作与企业深入交流,鼓励企业在获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的基础上提前规划好2023年的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只有推动职业技能评价与员工待遇、晋升发展相挂钩,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才能为企业转型升级、高校毕业生等人才招引奠定更坚实的留才基础。”

在江苏徐州市,面对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泉山区七里沟街道提供了多元化培训内容,街道及社区通过多种形式举办定向技能培训课程,还结合实际情况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和方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贺秋实说:“街道加强与企业合作,为符合条件的待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实习和实践机会,有助于待就业群体将培训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街道积极鼓励大学生等群体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给予政策、金融等支持,引导创业人员招聘辖区内待就业人员,起到以创业带就业的效果。”

这个暑假,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方星雨通过学校推荐来到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实习,并成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一员。

“从学习理论知识到深入现场开展工作,我们会一对一培养高校毕业生。”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会长、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贾华琴表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现有425名副高以上专家,目前师带徒共有10余对,近年来通过“传帮带”培养的多名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协会重要岗位的青年骨干。

方星雨实习1个多月后说,“我真切感受到了协会对年轻人的关爱和培养,得到了行业前辈的指导,希望在这里尽快成长”。(经济日报记者敖蓉)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骆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