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中德学院学思集(第十九期)

来源:

发布:

中德学院党委

发布时间:

2023-12-18

浏览次数:

点击:[]次

中 德 学 院 学 思 集

——2023年中德学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19期(总第19期)


中德学院党委编 202312月18

目 录


1.以导向思维赋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2.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以进促稳”思维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3.《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4.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 创新求变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正 文



以导向思维赋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导向是行动的指引和方向。高校应坚守“四有”好老师标准,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师德师风调查研究走深走实,以目标为导向推动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以结果为导向推动师德师风体系建设完备完善,以高质量的师德师风建设回答好培养怎样的好老师、为谁培养好老师、怎样培养好老师的时代之问。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高校“培养怎样的好老师”的思想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高校应强化问题意识,开展师德师风调查研究,真找问题、找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深入调查发现真实问题。坚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扑下身子倾听调查对象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运用第一手资料,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研究实践中的真问题;勇闯问题的“深水区”,厘清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探究真实原因,把握问题脉搏,不断提高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和敏锐性,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解剖麻雀”,抽丝剥茧、去伪存真,透过问题的表象查找其根源和本质,形成“原因清单”。

提升本领善于解决问题。不断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提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好对策。敢于向顽瘴痼疾亮剑、向深层次矛盾开刀,扭住“老问题”拿出新办法,研判“新问题”提出新思路,聚焦“大问题”寻求破解之道,将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形成“责任清单”。敢于动真碰硬,面对各种问题要不避、不绕、不躲,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持续整改,从有没有解决问题、改变现状、提升工作、完善机制等方面检验整改成效,着力打通决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将“责任清单”真正转化为“成果清单”。

坚持目标导向,增强高校“为谁培养好老师”的政治自觉

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目标实现中不断向前推进的。高校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聚焦党建引领、思想铸魂、价值塑造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瞄准问题靶向发力,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坚定师德师风建设正确政治方向。党建工作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定盘星”,将党的领导贯穿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行稳致远的政治保证。高校党委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构建纵向贯通的领导体制,确保党牢牢掌握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权。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完善横向到边的工作机制,实现党的领导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

以思想铸魂为根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师头脑。思想铸魂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压舱石”,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坚定广大教师信仰信念的客观要求。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折不扣落实“第一议题”和“首课”制度,持续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坚决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际行动中。

以价值塑造为导向,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塑造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心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身正言塑行,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要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办学治校各项工作中,铸牢个人成长、院(系)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共存共荣、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其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坚持结果导向,增强高校“怎样培养好老师”的行动自觉

以结果为导向,紧盯目标推动任务落地见效,是加强高校师德师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应聚焦建立健全日常教育、考核评价、传帮带教体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完善日常教育体系,锻造过硬的政治素质。高校应把政治标准放在师德教育的首位,通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师德失范典型案例学习,组织思政课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新入职教师等特定群体开展专题教育,构建起系统化、多维度的师德师风教育机制。以“师德师风建设月”“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年”等集中学习教育形式,将常态化教育囊括其中并固化下来,全面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师德师风养成机制,营造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育人环境。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培养精湛的业务能力。将师德师风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导师遴选、项目申报等工作的第一标准,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基本考核指标,对教师年度落实立德树人情况进行履职考核,进一步树立底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设立目标考核指标,由院(系)和职能部门依据本单位实际和不同岗位的特点,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对教师年度教学科研业绩、参加集体活动、承担非本职工作等情况进行重点考核,引导激励师德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健全传帮带教体系,练就高超的育人水平。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师师德表彰奖励制度,以身边榜样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精气神。注重将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有机结合,探索建立师德与师能相长的“一带一”“一带多”互助机制,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上带下、以先带后,有效破解师德建设和教育教学“两张皮”问题,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课题“学生视角下的广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阶段成果)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以进促稳”思维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人民网北京1215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进促稳”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鲜明的积极信号之一,在“稳”的基调下更加突出“进”的先导性、开拓性。

国家信息中心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胡拥军认为,从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潜力和基础来看,前瞻性地布局未来产业对于开辟新的领域和赛道、塑造新的动能和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实现“以进促稳”战略的关键所在。

记者注意到,与去年相比,中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第一项。这反映出中央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会议提到,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以进促稳”的一道必答题。对此,胡拥军分析了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首先,未来产业将引领新需求,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现有的需求,还将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其次,未来产业将创造新动力,能够引导各类主体向更先进的生产力聚集,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最后,未来产业将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帮助人们不断突破认知和物理的极限,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并为人类开辟新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未来产业发展有何特征?胡拥军表示,未来产业发展具有高成长性。今天的未来产业将成为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一旦跨越起步阶段,未来产业有望发展形成一批万亿级的新支柱产业。考虑到未来产业的跨领域和长链条特征,它们还将带动对原材料、零部件、生产设备、科学检测仪器、工业软件以及各种生产性服务的巨大需求。这将引领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集群。

此外,未来产业还具有强赋能性。通过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产业与产业的融合,未来产业将广泛渗透并赋能千行万业,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这将推动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世界工厂”向“智造强国”转型。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以进促稳”的一道抢答题。各地谋划发展未来产业的势头方兴未艾,全国有约20个省市围绕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氢能与储能等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其中,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率先制定实施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与配套政策举措,把前瞻布局培育未来产业作为拼经济、谋长远的重头戏。

在胡拥军看来,用“以进促稳”思维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必有可为。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我国在前沿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如未来网络、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先进材料以及深海、深空和深地等。在某些领域,我们已经与发达国家同步甚至领先,为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这是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最大优势。国内市场为未来产业孵化提供了技术熟化、产品中试和早期市场等全链条的有力支撑。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大水养大鱼”的优势。此外,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也有助于催生更多未来产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

从产业体系的角度来看,我国具备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能够快速整合和优化不同的生产工艺组合和生产环节资源。一旦未来产业的技术路线成熟,我们就能够实现快速、低成本和大规模投产。

“用‘以进促稳’思维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必须为之。”胡拥军表示,为了培育未来产业,应强化以下三方面支撑:

一是夯实技术策源基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探索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技术预见与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

二是打造应用场景体系。推动新技术与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领域全环节融合,构建多维度、可持续的场景体系,聚焦跨越技术研发向应用转化的“死亡之谷”“达尔文之海”,构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规模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三是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强化政府长期稳定的领投支持,引导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以一定比例支持未来产业,建立健全政府科技研发资金、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与市场化投资基金的联动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小投早投未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未来产业特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加大对未来产业投入。

“培育未来产业是‘以进促稳’的关键突破口之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态势已然成型,需要以‘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误不得’的紧迫感,大胆闯、大胆试,加快推动培育未来产业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地落实。”单志广表示。(记者许维娜)




来源:人民网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1215日电 12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机构编制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工作,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编委履行职能是到位的,工作是有力、有效的,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不断增强。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规律性认识,这就是必须坚持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必须坚持把机构改革作为重点,必须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必须坚持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这些经验要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文章指出,中央编委担负着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的重要职责使命。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3点,一是坚持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主题主线,三是坚持把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机构职能体系和体制机制作为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中心任务。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机构编制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第二,把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第三,树立机构编制工作鲜明基层导向;第四,坚持科学规范从严管理。

文章指出,要做好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要稳妥有序抓好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要精心组织实施好中央层面的机构改革,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中央层面改革任务。要高度重视并做好地方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地方机构改革要与中央层面改革统筹衔接,压茬扎实推进。做好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必须以铁的纪律保驾护航。严格遵守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纪律要求,严格请示报告制度。

文章指出,各级编办要继续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当好编委的参谋助手。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高素质专业化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归口管理要求,充分发挥党管机构编制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 创新求变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新华社南宁12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1213日,习近平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回到国内。14日至1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和自治区主席蓝天立陪同下,先后到南宁、来宾等地,深入对外开放项目、社区、农村、企业等进行调研。

14日上午,习近平首先考察了位于南宁市的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详细了解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运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等情况,结合平陆运河沙盘听取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建设汇报。习近平指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一项重要举措。广西要主动作为、发挥支点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同东盟合作不断注入新动力。

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习近平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听取现场工作人员关于开展主题教育、促进便民惠企、举办民族特色活动等情况介绍,对他们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为本促发展的做法表示肯定。在文体活动室,他饶有兴致地观看社区居民习练书法、合唱民歌,同大家亲切交流,鼓励社区充分利用人才、场地等资源,开展更多健康有益、启智润心的文化活动,以此激发更大的正能量。习近平指出,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办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显著优势,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好。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

离开社区时,各族群众热情欢送总书记。习近平亲切地对大家说,我昨天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直接来广西考察调研。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将更有利于广西的开放发展,壮美广西前景光明。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希望社区各族群众多来往,大家互帮互助,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14日下午,习近平到来宾市考察调研。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习近平察看万亩甘蔗林和机械化作业收割场景,听取基地情况介绍。他走进甘蔗林,详细了解甘蔗良种繁育技术要领,同蔗农、农机手和农技人员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要积极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他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随后,习近平到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考察。他进入生产车间察看制糖工艺和作业流程,在公司展厅了解糖业产品种类及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他强调,我国糖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提质、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离开企业时,习近平热情地对前来欢送的员工们说,食糖是重要的副食品,大家为此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送去了“甜蜜”。希望大家不断学习新技术、采用新工艺,为糖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15日上午,习近平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对广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习近平指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若干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文旅产业、养老产业、大健康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习近平强调,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要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提高江铁海多式联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要落实规划、扎实推进。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实现粮食均衡增产。发挥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既要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又要把住底线,防止占用耕地搞非农化、非粮化经营。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和农民生活品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习近平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要把持续扎根铸牢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经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

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激励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干净干事。第二批主题教育处于尾声,要善始善终,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

习近平强调,岁末年初,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做好市场供应、民生保障,精细化抓好安全生产,注意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节日欢乐祥和。近几天,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区普遍出现中到大雪,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

王毅、李干杰、何立峰、王小洪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主题教育中央第十一巡回指导组负责同志参加汇报会。

1215日上午,习近平在南宁亲切接见驻南宁部队上校以上领导干部,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南宁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并同大家合影留念。张又侠陪同接见。




来源:“学习强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