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和德语国家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回顾•展望”国际会议举行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

2022-11-28

浏览次数:

点击:[]次

11月26日,“中国和德语国家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回顾•展望”国际会议在我校顺利召开,副校长李其朋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境内外16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我校中德学院及德语国家研究中心的师生通过线上线下同步会议的方式,围绕“中国和德语国家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学术探讨。

李其朋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我校近四十年的对德合作历史,学校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学校在不断深化中德合作交流的同时,也继续加强德语国家研究工作,致力于开展对德国及其它德语国家的教育、经济、科技、文化及中德人文交流等领域的研究和交流工作。针对当前错综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他强调中国与德语国家之间的交流具有更积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学术价值以及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主旨报告环节,同济大学郑春荣教授做了“中德关系50年的历史经验与启示”的报告,思考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前景,提出相互尊重、求真务实、合作共赢,是双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Stolle教授回忆了八十年代德国教授援助中国建设应用科学大学以及打造我校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金名片的合作历史,指出项目发展的二十年也是中国高校迅速发展的二十年,同时对疫情之后双方进一步的合作充满期待。浙江大学二级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院长范捷平博士则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80年代初浙江大学与柏林工业大学建立校际关系、浙江科技学院开启中德合作模式的历史,畅谈中德高校合作交流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德国海德堡大学对外德语学院院长Rösch教授借助德籍华裔女作家罗令源的创作,聚焦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形象,探讨文本虚实之间折射出的历史与文化。

在分论坛中,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和德语国家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一主题,针对“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跨文化认知与文学对话”和“跨文化能力与教育教学”等议题开展了交流对话,分享了研究成果和经验体会,提出了增进共识、增强互信的倡议。来自德国耶拿大学的Karl Sierek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Dengscherz博士、英国斯特灵大学的Li Saihong副教授、北京大学的李昌珂教授、浙江大学的李媛教授和刘永强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任卫东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的王婀娜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程林副教授、浙江大学的庄玮研究员、以及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的贾峰昌副教授、胡一帆副教授和陈巧博士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在各分论坛上做精彩报告。

会议在浙江科技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徐理勤研究员的致辞下圆满落幕。徐主任着重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特别是新冠疫情、俄乌冲突深刻改变着世界格局,去全球化、逆全球化、“脱钩断链”等各种声音甚嚣尘上。在此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愈发突显出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文明只有交流才能达成理解与包容,文明只有学习互鉴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本次会议由浙江科技学院主办,中德学院承办,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研讨会的召开顺时顺势,为新时期中国与德语国家之间各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定启发,有利于中国和德语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行稳致远、不断深化。



(中德学院  胡一帆 林凡 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