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专栏

>

党建动态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中德学院学子的红色调研与跨文化传薪之旅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

2025-09-06

浏览次数:

点击:[]次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军在宁冈县城(现井冈山砻市)会师,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支规模比较大的成建制的革命武装。党史上著名的朱毛红军由此而来。





站在广场上,“德韵红传·井冈故事”翻译实践团成员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响——团结与信仰的力量跨越时空。我们用德语讲述这一伟大时刻,也在这里找到前行的力量,让世界听懂中国红色的初心,用青年之声传递跨越语言的信仰之火。

井冈山斗争时期,工农革命军第一期军官教导队在龙江书院开办;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和朱德在书院首次会见,两支部队的主要领导干部登上文星阁亲切会谈,由此龙江书院被誉为“我军军政院校的摇篮”和“朱毛会师圣地”。

青瓦叠着烽火的记忆,木楼藏着星火的微光。龙江书院的飞檐,曾挑起井冈山的晨曦,也承托过一代人的理想与抉择。如今,风拂过书院窗棂,带来了更多语言的回响——“德韵红传·井冈故事”翻译实践团正以德语将这里的信仰与坚守,传向更远的世界。那些关于“为了谁、依靠谁”的答案早已顺着龙江之水奔流,汇入了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成为照亮新时代青年强国之路的灯塔。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一座用信仰铸就的红色地标。镇馆之宝是八角楼的油灯。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同志曾在宁冈县的茅坪八角楼办公和住宿,在这里他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名文章。这盏油灯用它那微弱的灯光,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的每件文物、每张照片,都在静静诉说:曾经有一群人,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为理想坚守,为信仰战斗。英雄的故事从未被遗忘,他们的精神如火炬般传递,跨越时空,依然滚烫,依然明亮。我们在这里读懂:何谓初心,何谓使命。也在这里找到前行的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坚定走去。